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课程紧跟二十届四中全会最新精神和“十五五”规划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实际,从宏观政策解读到微观企业实践进行系统设计,涵盖形势判断、战略方向、实施路径和行动方案四个层次,帮助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准确把握政策方向,掌握高质量发展实操工具。本课程旨在系统解读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十五五”规划核心要义,并紧密结合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为学员提供前沿、实用、深度的政策解读和行动指南。
本课程紧扣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十五五”规划要求,结合国有企业实际需求设计,可根据企业具体行业特点和培训目标进行个性化调整。通过本课程学习,学员将全面把握国家战略方向,掌握国企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为企业“十五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前言第一部分 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十五五”规划宏观解读
一、二十届四中全会核心要义与时代背景学习目标:深刻理解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全局性、历史性意义,把握“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自觉。
(一)全会的历史地位与时代背景:“十四五”重大成就与“十五五”关键定位
(二)“十五五”时期形势判断: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三)我国经济发展的四大优势: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
(四)“6个坚持”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五)高质量发展主题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内涵解读
(六)互动研讨:如何认识本企业面临的风险挑战与发展机遇
二、“十五五”规划的核心定位与总体思路
学习目标:准确把握“十五五”规划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承前启后地位,理解其与“十四五”规划的底层逻辑差异。
(一)“十五五”的历史方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关键时期
(二)“十五五”与“十四五”规划的底层逻辑差异:从“恢复增长”到系统性跃升,从“补齐短板”到锻造长板,从“融入全球化”到自主可控与开放合作并重
(三)“十五五”主要目标体系解读: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等七大目标
(四)12项战略部署概览:从现代化产业体系到国家安全体系
(五)小组讨论:比较“十四五”与“十五五”期间企业战略重点变化
【依据学员实际 交流互动 答疑解惑】
第二部分 “十五五”规划十大亮点解码与战略内涵
一、规划理念与发展方式重大转变学习目标:深入理解“十五五”规划相比“十四五”的重大理念转变,把握各领域发展的战略重点与市场机遇。
(一)科技创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主导”——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
(二)产业升级:从“链式布局”到“生态主导”——推动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双循环:从“量的循环”到“质的循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
(四)绿色转型:从“目标约束”到“产业机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五)共同富裕:从“底线保障”到“机会共享”——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六)案例分享: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生态构建案例
二、治理体系与安全保障重大升级
学习目标:掌握“十五五”时期治理体系与安全建设的新要求,提升系统思维和风险防控能力。
(一)数字经济:从“数字产业化”到“产业数字化”——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二)区域协调:从“战略覆盖”到“精准赋能”——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安全体系:从“单点防控”到“系统韧性”——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四)国企改革:从“机制优化”到“功能重塑”——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
(五)治理效能:从“管理提升”到“制度优势转化”——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
(六)研讨交流:如何构建与企业特点相适应的系统韧性安全体系
【依据学员实际 交流互动 答疑解惑】
第三部分 科技创新引领与新质生产力培育
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路径与机制学习目标:掌握“十五五”时期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与突破路径,学习新型举国体制下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方法。
(一)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路径:战略科技力量协同联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
(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基础研究,强化颠覆性技术创新
(三)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加快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强化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无缝对接,形成科技成果转化高效机制
(五)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布局:加强基础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攻关,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六)案例解析:中央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功模式分析
二、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发展实践
学习目标:理解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律与布局策略。
(一)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与构成要素: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产业集群打造
(三)未来产业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
(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路径
(五)科技金融体系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系建设
(六)工作坊:制定本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线图
【依据学员实际 交流互动 答疑解惑】
第四部分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与国企战略布局
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向与路径学习目标:把握“十五五”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要求,掌握国有企业布局优化的战略方向与实施路径。
(一)现代化产业体系总体框架: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二)国有资本“三个集中”战略导向:向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三)传统产业提质升级路径:数字化转型和“AI+”专项行动
(四)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态势:中央企业战略目标——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比达到35%
(五)产业投资导向与基金运作模式:央企投资基金作为“重要帮手”,带动社会资本近1.5万亿元
(六)案例解析: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在产业布局中的实践
二、国有企业使命定位与行动方向
学习目标:明确新时期国有企业的战略使命与功能定位,掌握服务国家战略与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平衡点。
(一)强化“战略安全”功能:在维护国防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战略安全兜底作用
(二)引领“产业升级”方向:推动更多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三)践行“ESG标杆”责任:统筹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确保碳达峰目标实现
(四)深化“市场化改革”攻坚:健全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
(五)研讨交流:如何平衡企业的经济责任与政治责任、社会责任
【依据学员实际 交流互动 答疑解惑】
第五部分 国企深化改革与规划落地实操
一、国企功能重塑与治理效能提升学习目标:掌握“十五五”时期国企深化改革的核心要点,学习功能重塑与治理效能提升的具体路径。
(一)国有企业核心功能与核心竞争力内涵: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健全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
(三)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深化
(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五)价值创造与考核体系改革:以提升“五个价值”为抓手,完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六)案例研讨:优秀央企治理效能提升实践分享
二、国资央企规划管理办法与落地实施
学习目标:掌握《中央企业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核心要求,学习企业规划编制、执行、评估的全流程管理方法。
(一)国资央企三级规划体系:中央企业总体发展规划+重点任务规划+企业规划
(二)规划闭环管理工作机制:编制、执行、评估、调整、评价全链条管理
(三)规划刚性约束机制:将发展规划作为投资监管、财务预算、资本经营预算、专业化整合、考核分配、监督追责等工作的重要基础
(四)规划实施监测评估: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的重点内容和程序
(五) “十五五”规划编制重点:立足国家所需、产业所趋、央企所能
头脑风暴:企业规划编制要点
【依据学员实际 交流互动 答疑解惑】
结语
【课程特色】
1. 前沿性:基于二十届四中全会最新精神和“十五五”规划最新解读
2. 系统性:覆盖从宏观政策到微观实践的完整知识体系
3. 实用性:强调实操工具和案例分析,助力企业实际问题解决
4. 互动性:采用研讨、工作坊等多种互动教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