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归来,清大EMBA再启程

一杯水的故事

管理故事 31
王经理到德国考察,顺便拜访一位重要的客户舒尔茨先生。

很凑巧舒尔茨先生临时有急事出去了,舒尔茨先生的太太接待了王经理。

"王先生,喝点茶吧!"舒尔茨太太知道中国人有喝茶的习惯,很想为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一下自己的热情。

陪同王经理的德国朋友不喝茶:"半杯白开水,OK!"

王先生也不想太麻烦她,就说:"我也要一杯!"很快,水就烧开了。

"你半杯,你一杯!"舒尔茨太太按照客人的要求准备好了开水。

然后,大家开始随便聊天。聊了很久,舒尔茨先生还是没有回来,王先生猜测舒尔茨先生可能事情还没有办好,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就决定告辞了。

走之前,陪同王先生的那位德国朋友的半杯水早已喝光了,而王先生只喝了一点点。

"王先生,你不是要一杯水吗?"舒尔茨太太一脸的疑惑,眼睛盯着茶杯里剩下的水。王先生有些尴尬,赶忙把剩下的水一饮而尽。

"王先生,水虽然不值钱,但它是我们日尔曼人宝贵的资源,希望你爱护。"

故事哲理:

多数人都以为是德国人的技术让德国强大,却不知道技术的强大,是源于通过每一个细节的钻研和对每一笔资源的珍视。不重视节约资源,就不可能产生钻研技术、提升管理的真正动力。

#####$$$$$----- 制度的力量:美国教授111 一个美国教授。每一次来中国都是住陋室,穿小巷,不停地采访、记录,一本牛津出版的最新学术著作就是这样完成的,其工作精神不由你不敬佩。
 但他也有个对他来说出格的嗜好:到中国的第一天,总是让朋友陪他去软件市场,寻找中国盗版的美国软件,物美价廉,乐而忘返。作为中国人,我们也许能理解甚至支持这位美国教授的嗜好,那些刚出炉的美国软件,如果在北美本地买,实在是太贵了,贵到连教授也买不起的地步。
 但私下我们也会想:在美国的制度环境下,能允许他这么做吗?看来美国人和任何其他民族的人一样,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一旦脱离本土制度约束,人性中的弱点都会出现,甚至放纵。

客服微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