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回答震惊全场:
第一:30年前我创建公司,是赌上全部家当,不成功便成仁。而你寄出履历表后就来我们公司上班,而且随时可以走人。
我们的差别在: 创业与就业。
第二:我根据市场不断创新,到处对接资源。而你只是做你份内的工作,还时不时闹情绪。
我们之间的差别在: 选择与被选择。
第三:我24小时都在思考公司如何发展,如何创造利润。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着公司所有人的收入和未来。而你只要想什么时候能休息,哪些对你不公平。
我们之间的差别在: 责任的轻重。
从郭台铭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多大的企业,不进则退,不创新就得死。郭台铭尚且时刻思考公司发展,不断创新,仍在创业起点的我们有什么理由抱怨呢?
但他也有个对他来说出格的嗜好:到中国的第一天,总是让朋友陪他去软件市场,寻找中国盗版的美国软件,物美价廉,乐而忘返。作为中国人,我们也许能理解甚至支持这位美国教授的嗜好,那些刚出炉的美国软件,如果在北美本地买,实在是太贵了,贵到连教授也买不起的地步。
但私下我们也会想:在美国的制度环境下,能允许他这么做吗?看来美国人和任何其他民族的人一样,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一旦脱离本土制度约束,人性中的弱点都会出现,甚至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