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归来,清大EMBA再启程

资本市场没有实现的预言

财务税收 34
 预言一:到期日“魔咒”

  由于在国外市场上存在多种衍生产品同时到期的“三巫聚首日”效应,股指期货上市后交割日会否异常波动也成为上市前投资者担忧的事情。

  不过,这在股指期货市场上并没有发生,由于中金所将交割日现货指数最后2个小时的算术平均价作为结算价,在这种制度下,要想通过操纵最后2小时的现货指数价格的形式来获取到期日“效益”几乎不可能。

   加上机构参与套期保值的力度较小,因此主力合约往往在交割日到来一个星期前,就提前移仓换月,因此期指上市以来的10余个交割日,都没有发生到期日魔咒。

  预言二:流动性的“烦恼”

  在股指期货上市之前,由于交易所设置了50万元开户门槛,又对个人投资者持仓数量作出限制,因此令投资者担心,由于初期期指开户数不是很多,股指期货上市后会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但事实上,股指期货推出近一周年的时间,截至4月1日,股指期货累计成交5782.42万手,其间更换主力合约11个。

   从成交量来看,去年4月股指期货面世,当月成交量仅143万手;7月、8月上涨行情中成交量达到峰值753.7万手和696.6万手,在刚刚过去的3月,期指成交量为446万手,市场成交远远超出预期。

  预言三:蓝筹股“情结”

  由于股指期货以沪深300指数为现货指数,在推出之前,市场上有一种预测:对于现货的需求会催生市场对大盘权重股的需求,从而引爆一场大盘蓝筹股行情。

   但遗憾的是,这种观点期指上市不到两个月就溃不成军。伴随着管理层收紧银根、调控房价等政策,期指走出一波下跌行情。

  银行、地产、钢铁等权重股跌幅超前,直至一年后的今天,期待中的蓝筹股行情仍没有到来。银行股平均市盈率已经处于历史低位。

客服微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