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归来,清大EMBA再启程

只读国学经典,不读真历史,定会误入歧途

管理前沿 23
周永亮

周永亮 北京国富经济研究院院长

常驻地:北京
邀请老师:13439064501 陈助理
主讲课程:《高效执行力》《变革领导力》《工业4.0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明天》
更多的人对国学经典感兴趣并疯狂地到处学习国学经典是件大好事!对于此种热潮,于丹教授的功劳至伟!我到一些企业去,一些以前没有读过多少书或者读过不少书的人都口吐恋话,大段大段地引用《论语》和《道德经》《易经》的经典原话,这在10年被人认为只有酸秀才才会这样,今天似乎如果不会说两句经典,那你就太没有水平了!

这种现象确实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广大,但是,我总觉得有些隐忧:如果人们沉醉于国学经典,不去认真地读懂历史,可能会有问题,经典毕竟是抽象或概括出来的理论,而历史是活生生的实际。一个人懂得太多的理论,不大关心这些理论诞生的年代和活生生的历史,要不就成为无法接受残酷现实的高谈阔论者或厚古薄今者,因为理论是完美的,现实总是不尽人意甚至是残酷的;要不就可能成为生硬的将国学理论导入现实的生吞活剥者,用理论装点自己的不合适的行为。我看到不少人用古代经典理论谈天说地,不干实事,也看到一些企业主生硬的将国学理论挂在嘴边、贴在墙上,但是行为偏执,如一位企业主与我见面的30分钟里,大段引用论语的次数至少6次,满屋子都是经卷和佛像,甚至定义自己企业的文化为“宽容文化”,但是他却不容你不同意他的观点,半小时里,我说话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基本上是他在演讲。

我希望人们在修习国学经典的同时,学学毛泽东,读读《资治通鉴》。有人说,现在人们在读历史呀,比如《明朝那点事儿》《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等,但是,我们都很清楚,这些只是历史的一个层面,更只是一个角度,最好还是系统的读读历史,当然郭沫若的中国史观也是值得怀疑的,太单一、太主观,可以多家看看,穿插看看,可能会有意义,如许倬云、黄仁宇等人的历史书,既好读,由系统,可以找来读读。

左手国学,右手历史,可能比双手国学要好一些!蒋介石就是理论太多、历史太少,懂得中国官场、不懂得中国老百姓,而败给了不太懂中国官场、太懂得中国老百姓的毛泽东!

客服微信

返回
顶部